010-68181580???
專業食堂承包服務商
全國服務熱線 :
新聞中心
NEWS
NEWS
新聞中心
健全落實食品企業主體責任的十大機制
來源: | 作者:prod2cb01 | 發布時間: 1204天前 | 1936 次瀏覽 | 分享到:
摘要: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在食品企業主體責任方面提出十項機制,包括分類監管機制、貢獻褒獎機制、有獎舉報機制、典型示范機制、信息公開機制等,督促食品生產企業落細落實主體責任。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徐景波)?《食品安全法》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妒称钒踩ā访鞔_了企業主責、政府監管和社會共治三大治理體系。其中,最基礎、最根本、最關鍵的制度安排是: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按照“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管控、社會共治”的原則,《食品安全法》確立了食品企業的多項義務。如何將這些義務落實到位,是監管工作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只有建立良好的運行機制,將“紙面上的法律”轉化為“行動中的法律”,食品安全才會有扎實的基礎、顯著的進步。新世紀以來,探索了許多食品安全治理機制,推進食品安全治理從被動治理到能動治理的轉變。
分類監管機制
    《食品安全法》第109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風險評估結果和食品安全狀況等,確定監督管理的重點、方式和頻次,實施風險分級管理?!狈诸惐O管,通常是指按照事物的屬性和特征,將監管對象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并確定不同的監管目標、監管要求和監管措施。目前食品生產、經營和餐飲消費領域,均已出臺了分類監管制度。

    分類監管機制的價值
    一是彰顯風險治理文化。風險治理是食品安全治理的第一原則。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貫穿于食品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分類監管是風險治理原則的空間維度要求。強化分類治理,就是深化風險治理。
    二是有效配置監管資源。我國是食品生產和消費大國,有2億多食用農產品種養者、1100多萬食品生產經營者、數十萬種食品。如不區分風險等級,不劃定監管重點,無論多少監管力量,都難以滿足監管需要。
    三是持續提升監管效能。監管資源不足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難題。實施分類監管,通過細化、量化各項指標,確定企業、產品風險等級,將有限的監管資源向高風險企業傾斜,增加監管頻次和力度,將節約監管資源、提升監管效能。

    分類監管機制的落實
    一是細化分類管理標準。分類治理的難點在于合理確定分類標準。目前的分類監管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風險維度,體現食品安全監管的精髓和要義在于風險管理。風險既有技術上的風險,也有管理上的風險,還有道德上的風險。在分類監管標準設定中要突出信用風險的比例。
    二是強化公眾參與治理。分類監管要體現社會共治原則。分類過程中要充分體現政府、行業、社會的多維共治。缺乏公眾參與的分類治理是沒有生命力的。要廣泛聽取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公眾等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三是實施分類動態調整。分類監管不應一勞永逸,不可凝固不變。要根據風險的變化,及時調整企業等級,防止出現“僵尸”分類。各級監管部門要在人、財、物等方面強化對分類監管的支撐保障,集中優勢資源和精干力量,加大對高風險企業和產品的監管。

    貢獻褒獎機制
    《食品安全法》第13條規定:“對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蹦壳拔覈形闯雠_統一的食品安全表彰獎勵管理辦法,有必要加快出臺相關規定。

    貢獻褒獎機制的價值
    一是塑造正向激勵文化。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褒獎不僅直接作用于個人,而且還間接影響于社會。對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有利于形成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社會文化。
    二是激發群眾投身治理。利益是重要的驅動力。褒獎之所以有效,在于其激發了人們趨利避害的本性。建立貢獻褒獎機制,可以顯著提升公眾參與食品安全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三是推動社會治理創新。食品安全社會治理,從理念到制度再到機制,需要一定的平臺和載體。貢獻褒獎這一平臺和載體,將食品安全監管力量從有限擴展到無限,將監管的視野從狹窄拓展到寬廣。

    貢獻褒獎機制的落實
    一是明確貢獻褒獎標準。褒獎的對象必須是對食品安全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地方政府、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等,均可結合本單位本行業的實際情況,確定“突出貢獻”的標準,使貢獻褒獎機制發揮其應有的激勵價值。
    二是擴大褒獎人員范圍?!妒称钒踩ā窙]有限定受獎人員的范圍。地方黨委和政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研究機構、食品檢驗機構、食品行業協會及其工作人員等,都可以成為受獎人員。
    三是加大貢獻褒獎力度。要讓受獎者受到充分肯定、得到廣泛羨慕,從而產生更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激勵更多的人投身食品安全工作。

    有獎舉報機制
    《食品安全法》第115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公布本部門的電子郵件地址或者電話,接受咨詢、投訴、舉報?!瓕Σ樽C屬實的舉報,給予舉報人獎勵。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舉報人舉報所在企業的,該企業不得以解除、變更勞動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對舉報人進行打擊報復?!薄妒称钒踩▽嵤l例》第65條規定:“國家實行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對查證屬實的舉報,給予舉報人獎勵。舉報人舉報所在企業食品安全重大違法犯罪行為的,應當加大獎勵力度。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蹦壳笆称钒踩歇勁e報制度還存在著舉報人保護制度不完善、操作程序不便捷且執行效率不高等問題。

    有獎舉報機制的價值
    一是提升政府監管效能。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但各種潛在的風險依然存在,食品安全監管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建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機制,可以調動社會各界參與食品安全監管,有效彌補政府監管力量的不足,有利于監管部門及時發現和查處違法犯罪線索,共同打好一場保障食品安全的“人民戰爭”。
    二是拓寬群眾訴求渠道。廣大人民群眾是安全食品的受益者,也是偽劣食品的受害者。人民群眾所提供的食品安全風險信息往往是最直接、最及時的,對監管部門主動、快速打擊違法犯罪行為,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構建反應迅速、溝通快捷、運轉高效的投訴舉報平臺,有利于動員和鼓勵人民群眾積極舉報食品安全問題,主動參與食品安全監督。
    三是遏制違法犯罪行為。構建食品安全立體監督網絡,不斷拓展監管部門的“眼”和“耳”,延伸監管部門的“手”和“腳”,將使不法分子感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違規生產經營必須付出高昂的成本。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有獎舉報機制的落實
    一是強化內部舉報保護?!妒称钒踩ā方⒘恕皟炔颗e報人制度”。2019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建立“吹哨人”、內部舉報人等制度,對舉報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重大風險隱患的有功人員予以重獎和嚴格保護。內部舉報人舉報違法行為,往往冒較大風險,輕則降職降薪、被逼離職,重則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對內部舉報人的保護。
    二是推行隱名有獎舉報。為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應當推行隱名有獎舉報。凡舉報人認為其舉報行為可能損害自身安全的,可以不提供真實姓名或者名稱,但應提供其他能夠辨別其身份的信息,或者采用書面委托的形式,委托他人代為申請、領取獎勵。
    三是強化舉報保護措施。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舉報,有可能招致被舉報人的打擊報復,給舉報人造成人身損害、財產損失,甚至危及舉報人及其利害關系人的人身安全。除對經查實屬于故意捏造事實誣告他人的舉報依法公開外,無論舉報信息是否全面,是否獲得獎勵,監管部門都必須為舉報人嚴格保密。

    典型示范機制
    近年來,為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各地出臺了許多規范性文件,開展了許多示范單位建設。激勵是管理的第一原則。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當逐步擴大示范創建覆蓋面,充分調動社會參與食品安全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發揮示范單位的輻射帶動作用。

    典型示范機制的價值
    一是推進治理模式創新。激勵是最好的管理。開展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設,培育一批示范,樹立一批楷模,使先進經驗可學習、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方式。
    二是節約社會治理成本。在食品安全事件屢禁不止、食品安全監管力量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打好食品安全的“持久戰爭”,必須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開展典型示范機制建設,可以提升示范單位的自律性和能動性,有效節約治理成本。
    三是促進企業自我發展。激勵是最好的老師。食品安全示范單位的創建,將強化食品企業的主體意識、責任意識和形象意識,提升企業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和成就感。

    典型示范機制的落實
    一是持續加大推進力度。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創建貴在持之以恒,絕不能急功近利。多年來,示范工程建設時有時無、時急時緩、時強時弱,究其原因是部分監管人員的思維問題。不善用行政指導,就不是現代監管。要深入宣傳食品安全示范建設的重大意義,吸引更多的地方政府、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投入示范工程創建。
    二是強化示范動態管理。推進食品安全示范建設,要加大動態檢查考評力度,以動態檢查考評促進示范單位持續保持先進,使典型示范單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避免“曇花一現”。
    三是營造示范創建氛圍。食品安全示范創建,需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讓眾多小商店、小作坊、小餐飲店、小加工廠有創建的熱情,營造出“個個肯努力、人人能先進”的良好氛圍。對食品安全示范單位,要加大政策激勵力度。
    
    信息公開機制

    《食品安全法》第118條規定:“國家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臺,實行食品安全信息統一公布制度?!薄翱h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農業行政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監督管理信息。公布食品安全信息,應當做到準確、及時,并進行必要的解釋說明,避免誤導消費者和社會輿論?!笔称钒踩O管信息公開,是對消費者最大的保護,對違法者最大的懲罰,對監管者最大的約束,對社會輿論最大的引導,對信用體系建設最大的貢獻。

    信息公開機制的價值

    一是推進食品安全共治。公開和參與構成現代民主的兩大要素。公眾對食品安全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信息公開是實現食品安全共治的基礎和條件。沒有信息公開,公眾就無法知情,參與和監督也無從談起。食品安全信息公開的力度,影響著食品安全共治的深度。
    二是強化企業自我約束。食品安全信息公開,既包括政府部門的信息公開,也包括企業的信息公開。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后,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將置于全社會的監督下,這有利于督促食品企業依法依規進行生產經營。
    三是促進政府陽光執法。作為食品的直接消費者,公眾對政府公開的信息更關注、更敏感。公開行政審批、備案管理、監督檢查、監督抽檢、行政處罰等信息,可以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增強政府執法的公信力。同時,也可以增進公眾對監管工作的理解和認同,幫助公眾科學理性看待食品安全問題。

    信息公開機制的落實

    一是建立信息公開指數。除涉及保密事項外,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應當最大限度地公開。要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開指數,將法定公開項目和其他應當公開的項目,全部納入公開指數范圍。由社會第三方定期考評,并向社會公開。對在監管信息公開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對未履行信息公開義務,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責任。
    二是暢通信息公開渠道。消費者在食品安全信息的獲取中處于劣勢地位,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他們對食品安全信息就更為關注,此時若信息傳遞滯后有誤,將引發更大范圍的恐慌。解決信息不對稱,需要監管部門通過多種途徑,及時公布食品安全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三是完善信息運行機制。數據顯示,食品安全領域已成為網絡謠言的重災區。政府應當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網絡平臺等渠道,針對輿情監測捕捉到的食品安全不實信息,邀請有關專家進行識別、分析,及時消除民眾的疑慮和誤認誤讀。

    信用獎懲機制
    《食品安全法》第113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記錄許可頒發、日常監督檢查結果、違法行為查處等情況,依法向社會公布并實時更新;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增加監督檢查頻次,對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可以通報投資主管部門、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有關的金融機構”?!妒称钒踩▽嵤l例》第66條規定:“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結合食品生產經營者信用檔案,建立嚴重違法生產經營者黑名單制度,將食品安全信用狀況與準入、融資、信貸、征信等相銜接,及時向社會公布?!苯陙?,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有關信用獎懲的指導意見,這對于推進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信用獎懲機制的價值
    一是深化企業文化建設。企業誠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比較突出,有的食品存在安全隱患。食品生產就是良心生產。講良心,就是講誠信;講誠信,就是講道德。推行食品安全信用獎懲機制,形成褒獎守信、懲戒失信的文化,有利于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二是提升企業競爭實力。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更是誠信經濟,健全市場經濟的信用體系,早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在市場充分競爭的環境下,通過依法生產經營取得競爭優勢,企業會越做越大。不靠誠信去競爭,而是企圖通過不正當手段、制假販假去獲得經濟利益,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受到應有的懲處。
    三是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當前人們最頭痛的莫過于誠信的缺失,最企盼的也莫過于對誠信的重建。誠信可以倍增或者倍減企業的形象和產品的價值。食品企業自覺踐行承諾,切實對消費者負責、對社會負責、對企業自身負責,有助于食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信用獎懲機制的落實
    一是加大誠信宣傳力度。當前,個別食品企業商業道德滑坡、見利忘義,唯利是圖。要加大食品企業誠信文化教育,引導食品企業樹立正確的商業價值觀,自覺加強對員工的信用管理,把誠信作為食品企業倫理基本準則和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
    二是及時公示獎懲信息。信用信息反映著食品企業日常信用表現,獎懲信息反映著獎懲決定。要及時將這兩方面信息向社會傳遞,以社會監督促進企業誠信自律。獎懲信息公示要及時、全面、準確。
    三是加大信用獎懲力度。應當加大對守信企業扶持力度,讓信用企業真正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讓失信企業受到更多制約,使其得不到發展資源。對信用企業的獎勵不能停留在發匾授牌上,要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發展環境,提高企業的預期收益。對嚴重失信企業,要進一步加大部門聯合懲戒力度。

    責任連帶機制
    《食品安全法》設定了若干連帶責任條款,規定了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柜臺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的連帶責任;網絡交易平臺的連帶責任;食品檢驗機構、認證機構的連帶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的連帶責任等。連帶責任設計的目的在于補償救濟,加重當事人的法律責任,有效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連帶責任的適用應當遵循嚴格的法定原則。

    責任連帶機制的價值
    一是保障救濟權利實現。連帶責任拓寬了消費者維權的路徑,增加了責任人的數目,擴大了責任財產的數額,提高了債權的安全性和債權實現的便利性,將求償不能的風險留在了債務人內部,確保了消費者救濟權利的實現。
    二是增強消費維權動力。連帶責任的運用,使消費者能夠選擇銷售者、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柜臺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等相關責任主體作為行使權利的對象,從而獲得快速和便利的賠償。連帶責任降低了消費者尋求救助的成本,調動了消費者維權的積極性。
    三是促進主體相互監督。食品安全連帶責任涉及眾多責任主體,連帶責任的適用能夠在相關主體間形成相互督促、相互提醒的氛圍,促進各方共同遵守法律、維護食品安全。

    責任連帶機制的落實
    一是強化交易責任連帶。一些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柜臺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見利忘義,片面追求入場經營者的數量、規模和入場費,允許未依法取得許可的食品經營者進入市場銷售食品,或者未履行檢查、報告等義務;一些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未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或者未履行報告、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等義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應當強化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柜臺出租者和展銷會舉辦者與食品經營者之間的連帶責任,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與食品經營者之間的連帶責任。明知食品生產者有違法行為,但仍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其他條件,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二是強化廣告責任連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些食品生產經營者,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大肆發布虛假食品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廣告經營者、發布者設計、制作、發布虛假食品廣告,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三是強化中介責任連帶。食品檢驗機構、認證機構違反法律規定,出具虛假檢驗報告、認證報告,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責任約談機制
    《食品安全法》第114條規定:“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未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進行責任約談。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整改,消除隱患。責任約談情況和整改情況應當納入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br />
    責任約談機制的價值
    一是督促企業履行責任。責任約談主體可以要求約談對象說明情況、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等方式,要求其以適當的方式盡快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責任約談的對象往往是被約談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這有助于督促主要負責人履行食品安全責任。
    二是形成無形社會壓力。及時向社會公開約談情況,并記入信用檔案,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被約談對象的社會形象和社會信譽,倒逼被約談主體及時改正違規行為。
    三是增進理解擴大共識。責任約談有較強的教育引導作用,通過溝通交流,責任約談主體可以了解被約談對象的困難和風險,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指導措施,幫助被約談對象依法履行義務。

    責任約談機制的落實
    一是健全責任約談規則。為落實食品安全責任要求,多數地方政府制定了食品安全責任約談管理辦法,對督促食品企業依法依規生產經營起到重要的作用。需要在國家層面完善食品安全責任約談管理辦法,明確責任約談的對象、情形、程序、效果,進一步推進約談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
    二是建立整改督查機制。責任約談后,要按照“誰約談誰負責”的原則,建立責任臺賬。被約談人應當作出限期整改承諾,并在一定期限內書面報告整改落實情況。要將約談對象整改情況作為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對無故不參加約談或者經約談屢教不改的,要依法嚴肅處理,以增強約談的執行力和震懾力。
    三是建立約談救濟制度。在食品安全責任約談實踐中,也存在約談主體超越職權、濫用職權、違反法定程序進行約談的情形,這不僅侵害約談對象的合法權益,也有損政府形象。為防范責任約談權被濫用,應當將責任約談行為納入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依法保護被約談對象的合法權益。

    懲罰賠償機制
    《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2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除外?!睉土P性賠償是指賠償數額超過實際損害數額的賠償形式,通過額外增加賠償來進一步約束侵權人的行為。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制度在賠償范圍、計算標準等方面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

    懲罰賠償機制的價值
    一是樹立嚴格執法威力。懲罰性賠償與補償性賠償不同,其擴大了賠償的范圍,侵權人既要對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進行賠償,還必須對侵權行為所帶來的精神損害、社會影響損害承擔懲罰性賠償。食品安全法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將大幅提高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違法成本,強化食品安全法的威懾力,減少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
    二是促進依法消費維權。懲罰性賠償可以使受害人獲得超過其所受損失的賠償額,給受害人帶來一定的收益。從一定意義上講,懲罰性賠償制度不僅鼓勵受害人為自身權利而斗爭,而且也間接維護了社會公共利益。
    三是有效凈化市場環境。建立食品安全懲罰性賠償制度,大幅提高食品企業違法成本,這對有效凈化市場環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懲罰性賠償也能對其他食品生產經營者起到警示與教育作用。

    懲罰賠償機制的落實
    一是完善賠償計算標準。進一步明確“損失”的范圍。在限定消費者損失范圍時,必須綜合考慮消費者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明確“損失”計算標準。應當制定差異化的賠償金額計算標準,針對不同的食品侵權事件、不同食品種類,設置不同的懲罰性賠償金額計算標準。
    二是擴大懲罰賠償情形。要探索擴大懲罰性賠償的情形,如將免費贈送食品納入懲罰性賠償的適用范圍。因為如果將免費贈送食品排除在懲罰性賠償的適用范圍之外,容易給非法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供可乘之機。
    三是完善懲罰賠償要件。目前在一些發達國家或者地區,無論是食品生產者,還是食品經營者,因重大過失而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都需要承擔一定的懲罰性賠償責任。有必要將“重大過失”納入懲罰性賠償的主觀要件,以增強食品經營者的質量安全保障義務,提升食品經營者對食品質量的重視程度。

    責任追究機制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法律責任主要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建立最嚴格的責任追究機制,嚴懲各類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應當推進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的有機銜接,財產罰、資格罰、行為罰與聲譽罰的相互結合,進一步提升法律制度的權威性。

    責任追究機制的價值
    一是樹立嚴格執法權威。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全面落實責任追究機制,應當認真貫徹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嚴懲重處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二是維護市場交易秩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食品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本身無可厚非,但如果為了降低成本、牟取暴利,弄虛作假、摻雜使假,就會嚴重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嚴格責任追究,可以有效懲治食品企業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是防范食品安全風險。落實責任追究機制,將對所有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具有極大的震懾作用。食品企業必須認真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規范管理,守法經營。

    責任追究機制的落實

    一是強化民事責任追究。在食品安全領域,民事責任具有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不能替代的功能。要落實消費者賠償首負責任制,接到消費者的賠償請求后,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要落實懲罰性賠償制度,消費者在法定情形下可以要求十倍價款或者三倍損失的懲罰性賠償金。要落實民事連帶責任制,如明知他人存在違法行為仍為其提供條件便利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二是強化行政責任追究。要嚴格財產罰,對嚴重違法行為,可依法處貨值金額三十倍以下罰款。要嚴格資格罰,認真執行被吊銷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內不得申請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或者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嚴格執行“雙罰制”,對嚴重違法行為,要處罰到自然人。
    三是強化刑事責任追究。嚴格落實“先刑后罰”要求,對于性質惡劣的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行為,應當先考慮適用刑罰,后考慮適用行政處罰,防止以罰代刑。如對在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非法添加化學物質,特別是對經營病死畜禽的,首先要判斷是不是構成犯罪。如構成犯罪,應當直接由公安部門進行偵查,追究刑事責任。如不構成犯罪,應當由行政執法部門進行行政處罰。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电影,www.国产视频,国产精品毛片在线更新,jizz国产免费